找到相关内容747篇,用时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试论唯识宗与因明的关系

    末那、阿赖耶识,认为这八既是差别的存在,又是统一的整体,世上的一切现象都是八的变现。前六,既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的作用是为“了境”。眼以色为境、耳以声为境、鼻以香为境、舌以味为境、身以触为境、意以法为境。也就是说,六可以分别把握属于自己认识范围内的东西。前五识相当于我们的感觉,后一识相当于综合感觉的知觉。第七末那(Manonāmavij?āna)和第八识阿赖耶识(...

    阿旺旦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123573786.html
  • 阿赖耶识浅说

    之义译有多种异名。有译作藏识。藏者,具有三种意义:   一、能藏:   能含藏一切事物之种子故。   二、所藏:   为万法种子所藏之处。   三、执藏:   末那攀缘此为自我而坚执...镜智”,又称无垢。因为阿赖耶识是遍虚空界,无乎不在的,而转染成净后,清净似圆镜,清楚照见一切诸法,亦与般若相应,故日大圆镜智相应净识。又因此至此了无尘垢故称无垢。由此依次转第七末那为“平等性智...

    暴流

    |阿赖耶识|唯识|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2/00033720911.html
  • 佛教对物质世界和有情生命的看法

    耳、鼻、舌、身、意、末那及阿赖耶共八,由于有前六(即眼、耳、鼻、舌、身、意),人才能有看、听、嗅、味、触、知的功用;有末那,人的生命才有动的感觉;有阿赖耶识,人的一切身心活动才有记录之处,人(及一切有情)从无始以来的作为(称为“业”)就存在阿赖耶识中轮回转世,人的潜意识就是末那与阿赖耶识所造成的。在《增一阿含经》卷十二“三宝品”:&ldquo...

    紫虚居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94842183.html
  • 寻找源头的两种方式

    及“一刹那九百生灭”的观点——想想那些基本粒子的寿命;而与《唯识论》中完备深入的心理学理论相比,佛洛伊德和荣格只在小学——佛家把人的意识分为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阿赖耶识,现代心理学所认识到的潜意识集体潜意识只是第六意识的一部分功能,普通心理学的范围只在前五内,而对于作为人我生命中枢的第七末那,和能为宇宙万有之主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它是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生灭的渊源...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13146751.html
  • 大乘佛教的兴起和主要教派

    人的心识,有八种,除眼、耳、鼻、舌、身、意“六”之外,还有第七末那”、第八“阿赖耶识”。认为末那是沟通前六和第八识阿赖耶识的,为意识所依,将阿赖耶识执为“自我”,能够分辨是非善恶。最重要的是阿赖耶识,被认为是生命的主宰,相当于灵魂。此所藏的“种子”(实指种种精神功能)为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现象的本源,修行的目的是舍弃原有的情欲烦恼的种子,达到觉悟解脱。  唯识学派学者陈那是世亲的弟子...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24555033.html
  • 一切唯心,万法唯识

    加了末那、阿赖耶识。 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其实,所谓只是一种“功能”而已。唯识学的基本理论,就是“一切唯心,万法唯识”,唯识学认为,我们这个宇宙间一切现象 (正规名称叫法相) ,都是所...可以通称为心、意、、了,然而以功能之殊胜来看,第八识阿赖耶识能够积集诸法种子,生起诸法,名之为心。 第七末那能够恒审思量,执著自我,名之为意。前六能够了别各别粗显之境,名之为。唯识深义,是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24159876.html
  • 玄奘的汉译与元晓的瑜伽禅

    》里,仔细说明结跏趺坐的坐法及修瑜伽禅的方法。对元晓而言,若修行金刚三昧,完全净化末那的本惑与阿赖耶识的烦恼种子,而达到佛地。  金刚喻定是可断灭七种支末烦恼(灭相)、意识的六烦恼(异相)、末那的...638---713)。慧能大师确实受了唯识学的影响,因他引用唯识学所言“净化八,显示四智(转识成智)’’的内容。  四 结论  上面考察了元晓大师的唯识学与瑜伽禅。瑜伽禅代表大乘佛教的禅修行。一然...

    吴亨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42061678.html
  • 略论恒审与遍计

    活动,思之体是第七末那,所谓想是粗浅的心理活动,想之体是第六意识。   佛学认为错误思想的根源在于无始无明,在现实生存的主体人,它是有两方面因素构成的主体精神特质,一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二是后天...末那,它错误地认为生命的本体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灵性,执实生倒情。第七实质上就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意识,在第七为前提下,后天的习惯之意识就开始执内外一切法为实体,在法相上分别计度。由于七与六的执情执见...

    胡晓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15465676.html
  • 瑜伽行派简介

    末那。它的职能是起思维度量的作用,是前六和第八(阿赖耶识)的中介,它以阿赖耶识为其自己存在的前提和认识对象,由于末那的活动伴随有四种根本烦恼,从而使人们陷于痛苦和生死轮回;③第八──阿赖耶识...类八瑜伽行派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由人们精神的总体──所转变显现出来的(“内识生时,似外境现”),所谓“万法唯识”、“三界唯心”。按识的变现和作用可分为三类八:①前六──眼识、耳识、舌识、...

    黄心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50767075.html
  • 以简驭繁、纲举目张的五位百法

    一些。  第一位是“心法”,心就是有八种,心法也有八种,这就是我们前面介绍过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和第八阿赖耶识。  第二位是“心所法”,也就是“心所有法”的简称。...相应的关系。眼耳鼻舌身这前五和第六意识    与这五别境心所全部相应有关,只有第七末那,唯与慧相应,因为末那中的“我见”也是慧,尽管是污染不洁的慧。除了“我”之外,末那并不产生欲的追求,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4547989.html